科普园地
FOMO:一种虚拟社交时代的专属疾病!
发布时间:2022-05-10 阅读次数:1097次




你隔2-3分钟会刷一次朋友圈吗?

你浏览微博会被各种信息吸引注意力停不下来吗?

你看视频APP会不自觉地从一个划到另一个吗?


图片


看着招猫逗狗的生活,读着捧腹大笑的段子,沉浸在与网友的互动中,根本停不下来。

尽管自己手头有事儿,也想时不时翻看各种社交动态,生怕错过有趣的人或事,否则心痒难耐的不行。

一天天下来,除了沉迷社交媒体的快乐,现实中的问题依然明晃晃地摆在面前没有得到解决,进而陷入越无法专注解决眼前现实问题,越不停刷信息的死循环。

虽然社交媒体能给人带来即时快感,但这种随时害怕错失信息现象FOMO(fear of missing out)会产生无聊、焦虑、抑郁的心理咨询状态。


图片


FOMO中最重要的元素是“恐惧”这个词,它会让我们去做一些我们不想做的事情。我们甚至可能会担心,如果我们说“不”,我们就会错过一生难得的机会。

同时,它也被定义为一种对“后悔的恐惧”,而这种恐惧使得你情不自禁地陷入到对错失结交社会关系、获取新奇经历、投资机遇或是其它好事的忧虑之中。



2


当代大学对于社交媒体的依赖尤其体现在抖音上,大数据调查中,近一半的大学生都是经

常刷抖音,更是把抖音APP放在手机里显眼的位置。

近74%的大学生认为使用抖音占用了大学的学习时间,更是有近28%的大学生认为大量占用了学习时间。

可是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在正经功课没做完的情况下,已然无法停止刷抖音呢?




第一,抖音生动的视觉效果

抖音在特效方面为用户视频制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仅音乐风格就多种类型。

除常见特效外,还包括时间特效、滤镜特效,风格酷炫多姿,备受年轻人的喜爱。

年轻人就喜欢新鲜的东西,他们可按自己喜好DIY属于自己风格的视频作品,让视频备具新颖性和创造性,秒变大片。

抖音正是可以满足他们自己动手做一个东西的愿望。


第二,简单方便的操作

时间短,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让大学生得到了很好的沉浸式体验。大学生可以利用短短的放松时间,获得难得快乐时光。

大学生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学习上,且短视频一般多在十几秒左右,无论是拍摄者还是观看者都无需耗费过多精力。

相较于传统的文字阅读,短视频更节省时间,趣味性也更强,短视频制作门槛低,生产流程较为简单,成为备受大学生欢迎的信息传播方式。




第三,风趣搞笑的评论

风趣的评论,让很多大学生都有一种“早晚会笑死在抖音的评论里”的感受。他们不但热衷于看,还经常加以复制、创新,进而再次评论。


第四,流量明星的加入

抖音有非常多明星的加持,大学生中有很多追星族,明星的加入让他们对抖音更加关注。

有很多明星的公司或者工作室,也会在抖音上发明星的消息。这样,追星大学生就可以更加快速的了解自己喜欢的明星的动态了。

然而,抖音在很大部分的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

当大学生沉浸在这样一个虚拟化的网络空间时,会忽略和其他人的交流,会造成社交能力的减弱。久而久之,在现实的生活中他就很难和身边的同学更好的交流融合,渐渐地就淡出朋友的圈子了,更严重的会带来一些心理问题,比如孤僻、自闭等等。



3


那么,了解了大学生对抖音的痴迷原因之后,作为心理老师究竟该如何帮助他们克服抖音FOMO?



1、要让他们意识到这种感觉

告诉学生,让他慢慢承认自己有一种“社交控”的感觉。理解并接受这是一种在特定情况下大脑自然的反应方式。


2、思考该怎么选择

告诉他们,如果停不下来的时候,深呼吸,问问自己的内心是否一定要继续反复做这件事。

如果他说“是”,要让他明白,可能会因为自己这样做而堆积很多的事情,极有可能无法按时完成任务,而他必须要为此承担后果。

其次,也要让他的朋友们意识到,他同时有很多事情要做,他可能不会百分之百地满足朋友们的要求和邀请。


3、根据情况迅速做出决定

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是最糟糕的事情之一。

如果有什么事情思考许久后还是不知道要不要做的话,那么尽快对它说“不”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是不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一件事情上的。


4、坦然接受最终的得失

鱼和熊掌必定不可兼得,既然学生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那就做好当下的事情,享受当下,并坦然面对最后的结果。

告诉他,或许他失去了一次和朋友们外出聚会的机会,但他也许会得到一个与自己独处的美好时光。


总之,有一句话是很重要的“与其关注自己缺少的,不如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

每个人的大学生活都该多出去走一走,认识一些朋友,减少使用社交媒体来沟通的次数,有的时候见面聊会让他们更开心。

作为老师,我们也应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给学生塑造积极的文化氛围,为他们的精彩人生增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