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总是害怕采取行动,因为你总是害怕选错,对自我的形象认识模糊?
你是否相信解决问题的答案在别人身上,自己却很难做决策?你是否对失败和批评非常敏感?你是否看不到自己正确的价值,总是对自己没有把握?
这些其实都牵扯到一个比较根本的心理特质—自尊水平
Kernis等心理学家认为,自尊是指我们对自己总体的看法。即:自己如何看待和评价自己。
简单地来说,自尊就是自我尊重,它是一种既不向他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和侮辱自己的一种心态。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在意识层面知道自己的价值,对自己持有正面积极的看法,内心深处也有坚定的信念,那说明这个人拥有较高水平的自尊。在现实生活中,「高自尊」的人看起来简单、自然、真实。
他们在成功的时候会开心,失败的时候也不会掩饰内心的难过,被表扬的时候会感谢对方,被批评的时候也更倾向于就事论事。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就是典型高自尊人格,他生出来就是万千宠爱,他从小都知道自己是非常有价值的。他对外界的打击能够处之泰然,别人批评他几句,他不会着急与人争辩。林黛玉对他发脾气,他也不会因此觉得自我的价值受到了否定,反而还会主动安慰情绪化的林黛玉。如果一个人意识层面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内心深处也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认可自己,就意味着他的自尊水平是比较低的,典型特征就是逆来顺受。也许你也遇到过这类人,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默默付出,但总是倾向于附和别人的意见。
请他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想法对他来说很难,因为他总觉得自己不值得被信赖。别人表扬时,他会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些表扬,别人批评他时,他反而会笑着承认自己很糟糕。即使有时候自己做成了一件事情,可能还会诚惶诚恐,害怕自己下次不能保持这样的水准。一个人如果习惯了接受了自己的低自尊,不管外界的好坏评价都难以影响他们的自尊水平。在有关自尊的研究中,Baumeister等人发现,自尊强有力的影响着人们的期望、行动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高自尊的人自我认可程度很高(肯定自己的整体价值),他们往往倾向于接受其他人,甚至包括那些和他们意见相左的人,并且一般具有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高自尊的人期望把事情做好,他们会努力在学业和事业上积极尝试,所以更容易取得成功。他们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因此,高自尊的人有很强的自信心,并且对自己的优缺点也有很现实的评价。与此相反,Deneve等人发现低自尊的人常常把事情往坏处想,尤其当任务充满挑战而且费力的时候。他们付出的努力会比较少。因此他们在学业、事业中取得的成功也较少。通常低自尊的人用不断地批评来胜过他人,因而常常使自己变得孤立。同时,低自尊的人又常常过分专注于这些不被接受和拒绝,这又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自尊,形成恶性循环。低自尊的人会抗拒变化,因为低自尊的人不能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正面反馈。其实高低自尊的差别本质上是把自我评判的标准的准绳过多的给了别人,而没有牢牢抓在自己手里。简单来说,高自尊的人更容易成功,他们比较乐观,为人处事更主动,更容易感受到快乐。低自尊的人会在贬损自我中耗费心力,变得苦闷没信心,社交能力受挫,最终就真的成为了自己所想象的失败者。也许你先问,如果感觉自己是一个比较自卑的人,该如何提升自尊水平呢?
如何提高自己的自尊水平
首先,你需要看到并肯定自己的价值,你可以定期写成功日记,把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闪光点记录下来。可以在取得阶段性成功与进步时,用有仪式感的活动犒劳自己,经常性地赞美和认可自己,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即便在没有人支持的情况下,也要做自己最坚持的支持者。自我肯定 (self-affirmation) 是指通过肯定自我的价值、特质, 来维持自我整体性。二十多年来, 大量实证研究证实了自我肯定对心理机能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自尊的提升效果非常明显。自我肯定一般的操纵方法有两种, 常用的一种是通过详尽描述自己的优点来肯定自我积极特质,比如你可以试着书写自己的优点。在不断地呈现中你会越来越看到自己不一样的一些方面,从而提升自尊水平。给予是建立自尊最好的方法之一。帮同学解决一些小问题,帮助邻居一个小忙,为慈善事业献一份力等等都算。即使是很小的事情。只要你做起来有意义,你的自尊都会得到提升。
最后
高自尊也有弊端,比如,高自尊的人有可能会更容易固执,更容易冒险,或者更容易自满等等。而低自尊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低自尊的人一般表现地比较谦卑,容易被周围的人接受。所以,我们倒不需要特别执着于特别高自尊的状态,只要你的自尊水平是健康的即可。黑格尔说过: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
认识自尊、理解自尊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每个人都充分意识到外界的评价常常只是一种参考,不能也不应该左右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你想得到的尊重不应该来自外界对你的看法,而应该来自于你和自己的关系。
学会和自己做朋友,善待自己,才能保持健康的自尊。